这个时候谁来找她难道是卫卫的爸爸找过来了, 沈丽珍想到付远,紧张的咽了咽口水。
伸手拉着付卫晨朝着门口走过去, 推开大门,门外站着一个年轻的男人, 年纪看起来不大,应该只有二十多点,白白净净的, 看起来就是那种书生气息的小伙子。
不是付远沈丽珍看着眼前的男人, 脑袋忽然间有些疼,闪过一些画面, 有原主丈夫的, 有眼前男人的。
缓过神的沈丽对着还傻看着手里锅巴的卫卫说道“卫卫,你在院子里玩会,阿姨跟朋友说几句话。”
付卫晨把锅巴含在嘴里,点点头,走进院子。
沈丽珍看着孩子走进院子, 转过身,带着男人走到巷子没有人的角落,冷声朝着眼前的男人说了声“找我什么事”
刚刚脑海里闪现的画面, 眼前的男人叫赵齐,在镇上的财政局工作,他爸在局里是一位小领导,跟女主是在供销社认识的,因为原主丈夫言国庆经常不在家。
原主有时候爱去供销社买东西, 经常碰见眼前的男人赵齐,一来二去人家小伙子就对她有了意思,得知她结婚了,问她愿不愿意离婚跟他在一起。
原主在娘家的时候,就喜欢那种文文静静读书的男人,嫁给原主丈夫是因为他在所有追求者中条件最好,遇见了眼前的男人,他完全符合她年少时所幻想的对象,对人家也有了意思,但是她不敢,她有丈夫有孩子,直到男人说了要带她去南市,远离这里的一切,南市是最繁华的城市,她动心了,但她还是没回应眼前的男人赵齐。
等原主的丈夫回来,她提离婚,不想再跟他一起生活,原主丈夫第一次对原主发了火,两人激烈的争吵,后面还发生了一些少儿不宜的画面,最后原主的丈夫看着哭哭啼啼的原主,他同意了离婚,但是要等到过完年他回来再说。
但是原主丈夫这一走,就再也没回来,传来的只有他牺牲的消息,原主丈夫这一牺牲,她心中有愧,想到丈夫临走前发生的一切,她再也不敢去见这男人,前段时间这男人也找了过来,被原主打发了回去。
沈丽珍心里现在只有庆幸,幸好原主还有点良知跟这男人没有发生什么实质性关系,原主只是对人暧昧,让人家小伙子误以为。
赵齐看着眼前让他挪不开眼的女人,没有注意到她的冰冷的语气,有些结巴的说道“丽丽珍,上次说的去南市,你考虑的怎么样了。”
沈丽珍看着眼前的男人,她不知道原主为什么喜欢这种弱不禁风的男人,还是比她小的,原主的丈夫对她那么好,基本上是有其必要,只要答应的事没有一件失言过。
原主丈夫也是一位厉害有能力的男人,这个时候的房子都是祖祖辈辈传来下的,她现在住的这个房子是他靠着自己的能力买的,一个月的工资就将近一百,除去给父母一部分,剩下的都给原主,她怎么花他也不过问。
眼前的男人最多比原主丈夫白点,身材什么的完全没有可比性,为了这么个男人要离婚,抛夫弃子,她实在不能理解。
就算原主真的离婚了,眼前这个男人家里不可能接受一个二婚的女人。
“我什么时候说要考虑跟你去南市了。”沈丽珍语气很冲。
“上次,上次我说的时候,你”赵齐听她这样说,想到上次他说的时候,她虽然没说同意,但是一脸脸红的看着自己,他以为她在考虑。
“我怎么了,我一字也没说就是在拒绝你,是给你留脸面,没想到你还认为我在考虑。”沈丽珍回忆原主上次跟他的对话,那时候原主心里有愧,害怕,全程没有应这个男人,只是把人打发走。
“丽珍,你之前不是这样的。”赵齐听见她的话,满脸的不相信。
“之前是之前,现在是现在,现在我明确告诉你,你以后不要来找我。”沈丽珍拉着脸一副不耐烦的样子。
这男人以后要是还来找她被人看见,她有口难辨。
“丽珍,你别这样,我想好了,等我们到了南市,我就给你买你喜欢的裙子,你想要什么我就给你买什么。”赵齐以为她是害怕到了那边过的不好才拒绝。
“我说的你听不懂吗不去,我跟你什么关系,你是我什么人,我跟你去南市,你别说笑了。”沈丽珍再一次庆幸原主只是表现的暧昧。
“你”赵齐被她说的,一时无法接话。
沈丽珍看着眼前的男人,从原主的记忆中得知,原主是有错,不该跟这个男人搞暧昧,但是这个男人明知道原主有老公,还很原主来往,那就有错,这本书里并没有写到这个人物,原主最后是跟女主的爸爸在一起,那就是说这个男人最后并没有带原主一起走。
“麻烦下次别再来找我,别人看了对你,对我都不好。”沈丽珍话刚落音,远处就传来一声喊声。
“丽珍,你在干嘛呢”沈丽珍听到声音身体一僵,原主的妈妈怎么这个点来了。
沈母拎着布袋子看着巷口的女儿跟她身边的男人不知道再说些什么。
国庆走还没两个月,这让外人看了,不知道得怎么说,左右看了没人,三两步走到两人面前。
“娘。”沈丽珍有些僵硬的喊了一声。
“这小伙子谁啊,瞧着还挺面生。”沈母上下打量了一下,不是她们村的,那就是镇上的了。
在巷子外面说话,那肯定不是一个院子的,还在角落这么神神秘秘,沈母看了女儿一眼,最好不是她想的那样。
“小伙子,婶好像第一次看你,也不知道你叫啥,住哪”沈母笑着问着眼前的男人。
赵齐面对沈母一连串的问话,有些为难的看了一眼沈丽珍。
沈母看到他看女儿,心里一咯噔,面上强撑着笑“看丽珍干啥,这有什么不能说的,婶虽然不识几个大字,但是耳朵好的很。”